因為我根本沒打算要寫。
day3才是本篇重點!
一早在綠島飯店退房,
趕第一班船回到了台東。
今天的行程是從台東走海岸線到花蓮,
在花蓮搭火車回家。
第二台遊覽車,
有一位特別的導遊:簡老師。
他是台東人,
在車上不斷的說著花東的原住民,
以及花東獨特的地形地貌。
不過很可惜的是,
車上很少人在聽,
畢竟大家出來玩都是要放鬆的,
像這種類似上課的旅遊是比較難以接受的。
但我是其中一位少數認真的學生,
因為老師的言語,
讓我感受到:
這是一個真正熱愛這塊土地的人,
那種熱切想要把這片美好,
告訴給所有人。
三仙台,接近中午時刻,
老師原本想說沒有人跟過來,
他也可以不用頂著大太陽介紹。
但我很不識相的跟著老師走過八仙橋。
很熱,沒有風,
老師解說海邊殖物的不同,
辦別此地是否是穩定的海岸,
也指了遠處的定置魚網,
說明了漁民的智慧以及慈悲。
提到了電影練習曲拍攝海洋的那片山坡,
還有關於海角七號的熱潮,
以及很多人不知道魏導最想拍關於原住民的 『賽德克.巴萊』。
下面是一個特別的地貌,
這是蕃薯寮
這也是蕃薯寮,
沒有下車就不會看到,
就算看到,
不懂也不會知道有什麼好看的。
上圖是上游,是一個台階地形,
下圖示下游。是一個峽谷。
他們只隔了一座橋,
由於海岸山脈的擠壓,
下游反而形成類似太魯閣的縱谷。
短短的距離造成完全不同的樣貌,
真的是很精采。
可惜的是,
我們一行人,
只有不到10個人看到,
大多數人都在遊覽車上睡覺了,
老師也說:
就花東而言,大家來玩,就是看山看海,
一開始覺得很漂亮,
可以看了幾次,就覺得:就這樣啊~~
這也是一個花東觀光問題。
花東的美,就像藝術,
初看很美,
但要看到看到更深層的美,
就需要學習。
很感謝遇到了簡老師,
一位真正熱愛這片土地的人,
並且教我很多的老師。